从“双万亿”新起点再出发——数字经济重塑下的长三角新成员答卷

商业 2022-06-28 16:02:22

  数字经济,被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条腿”。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将长三角区域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安徽全省域得以加入长三角。作为长三角新成员,制造业大省安徽“十三五”期间经过多年布局和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等途径加快数字转型,这个长三角新成员“跑”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均超一万亿元的“双万亿”台阶。

  面向“十四五”,按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要求,量子信息、东数西算、空天信息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数字新产业纷纷在安徽落子,数字经济的重塑力量更加凸显。

  数字产业,做大增长“蛋糕”

  高大的机械臂灵巧地上下翻转,将巨大的玻璃基板举起、轻放,精准地完成传输、加工、检测等生产全过程……

  在合肥新站高新区的京东方智能工厂内,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第10.5代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中。

  “从6代线到现在这条10.5代线,我们完成了一轮成长和蜕变。”合肥京东方开发部部长戴珂说。13年前,合肥引入京东方,上马国内首条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作为迈向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突破口之一,安徽自2008年起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并逐渐形成了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生态圈”。

  以新型显示产业为例,作为面板产业的龙头企业,仅京东方落户后已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集聚起100多家配套企业,以其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在安徽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又一龙头企业东旭光电落户芜湖,已成功量产下线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产品,实现大批量供货,提高了我国高端玻璃基板的本土配套能力,也提高了安徽在高端面板产品领域的竞争力。

  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统计,2020年,安徽面板产能占全国的16%,面板产业收入全国占比达到20%,新型显示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科大讯飞的翻译机成为出国旅游必备“神器”,淘云科技的阿尔法蛋机器人外形呆萌可爱、人机互动灵活,咪鼠科技的智能语音鼠标能听话、会打字、懂翻译,甚至会帮用户订火车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一款款集合科技与创意的产品集中涌现,在它们背后,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等本土企业量质齐升,华为、字节跳动等一批国内头部企业纷纷落地。2021年,“中国声谷”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年新增入园企业数超400家。

  从制造业的“硬核制造”,安徽数字产业还在向“创意文化”延伸。

  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数字创意企业有1256家,2021年产值达到824亿元。省文旅厅厅长袁华介绍,全省数字创意产业开工项目119个,金额396亿元;签约项目152个,金额960亿元;在谈项目297个,金额3101亿元。到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可望成为下一个“千亿级”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翻一番以上,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数字转型,为制造业“赋智”

  在位于合肥市的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冰箱生产线上,视觉检测系统正“不知疲倦”地进行实时检测,将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纳入“无人化”管控;一台台冰箱被送入自动穿衣机器人的“手中”,由机器人为多种不同规格的冰箱包装“穿衣”……与此同时,这些生产数据都实时上传到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将生产活动与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连接。

  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安徽合肥、滁州等地已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家电全产业链,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联系十分紧密。以美菱为例,其化工材料等原辅料大部分来自长三角,电机则主要来自上海。

  “今年的疫情对我们的供应链曾造成短暂冲击,但长期数字化转型的积累,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使生产、采购等数据能够与上游供应链企业随时共享、及时更新,对上游物料进行提前‘锁定’,供应链企业的响应速度也比以前更快,整体生产协同化水平更高。”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大年说。

  从数字转型中获得韧性、稳定生产的美菱,是安徽制造业在与数字经济融合中获益的缩影。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力方向、资本投向正在从主要以个人消费者端为主,转为推动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的转型,预计未来数字经济将更多向企业端发力,比如在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将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在大企业纷纷迈入“数字制造”时代的同时,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也需要搭上工业互联网“快车”,完成数字转型。

  2021年9月,安徽省经信厅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的“共享型”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上线。

  截至目前,“羚羊”已发布应用5385个,入驻企业近5.7万家、个人服务商1.7万个,汇聚科技成果超4万个,汇聚应用场景、专家人才、服务商、资本市场四大资源,覆盖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六大功能,在促进产学研协同、推动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转型需求的旺盛,催生更多“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目前,安徽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科大讯飞“图聆”等双跨平台,打造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重点行业平台,在制造资源集聚度高、产业转型需求迫切的地区和园区建设区域特色平台,已建成行业型、区域型和专业型平台130个,其中工信部重点平台30个。

  安徽省经信厅透露,目前,该省已制定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及依托工业互联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政策,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200亿元基金,采取一系列举措强力推进平台建设和应用培训。未来,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将不断加速,促进产学研金服用各环节的整合互动。

  数字技术,面向未来布局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安徽,不仅有着国内第一个挂牌成立的国家实验室,合肥还和北京、上海、深圳并列为我国四个国家大科学中心,丰富的原始创新资源,为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6月17日,芜湖市政府与中国电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中国电信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运营。

  根据长三角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相关建设方案,未来,芜湖将设立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一起,共同构建长三角地区国家算力枢纽。

  为了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中国电信将投资100亿元建设芜湖大数据产业园三期。未来,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将在各方合力打造下,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双核节点、中部地区核心节点”。

  除了东数西算,安徽还正在经营一系列数字经济新产业。

  2017年,国内首家将量子计算正式推向商用领域的量子计算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如今,这家年轻企业已成为一匹业界“黑马”,研发出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测控一体机、量子编程语言等,并与金融、医药、航空等行业合作开发应用。

  安徽省科技厅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共有量子科技相关企业100余家,其中30余家落地安徽。截至2020年,安徽在量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已突破450项,位列全国第一,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专利产出均位于全国前三位,其中关键组件(中游)的专利产出位列第一。

  以抢抓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培育接续产业为目标,安徽还在继续前行。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安徽将继续实施未来产业突破启航工程,依托科大硅谷、量子大道,加快打造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力争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首页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寻求报道